“ 每年因跑步受傷的人數與發生頻率變化不大,但跑者受傷的部位似乎逐年從腳部往上移。在20世紀70年代,大部分跑者主要的受傷部位集中在腳掌和足踝。到了90年代,這些部位的傷害已經降低,取而代之的是小腿和膝蓋的傷害率提高了。
如果我們把腳掌和腳踝受傷比例降低歸功於鞋子的設計與技術,那小腿和膝蓋受傷害的比例上升又該怎麼解釋呢?” ────《跑步該怎麼跑》羅曼諾夫博士
膝蓋受傷源自於足底接觸地面時所承受的壓力,換句話說,要降低膝蓋負荷,必須縮短「觸地時間」。
聰明的你應該察覺到,有效縮短觸地時間的方式,就是提升你的步頻。根據『姿勢跑法』的創辦人羅曼諾夫博士,我們將提升步頻的訓練歸納出來:
1. 步頻並非跑步速度、步頻並非跑步速度、步頻並非跑步速度
步頻為跑步時,雙腳轉換支撐點的速率,換句話說,提升步頻在於雙腳踩踏的頻率。
2. 跨大步是禁忌
跨大不的跑法轉換支撐點的速度非但不快,反而變得更慢,而且還會受到地心引力的干擾,降低身體前進的速度。
3 . 讓地心引力幫助你
當我們身體往前傾時,為了避免跌到,身體會不自覺地增加步頻。這概念在於,當你對抗重力的動作減少了,跑得就越快,而減少重力對抗的關鍵在於減少觸地時間,也就是提升步頻。
當你步頻越高,身體下落的速度越快,身體下落越快,你就跑得越快。跑步速度直接與步頻是正相關的。
跑動資料庫搜集了兩萬位跑者資料,證實了羅曼諾夫的理論:馬拉松中,贏家與輸家最大的差別即是 ──── 步頻。鞋墊直接接觸你的足底,相比於市面上穿戴裝置由『垂直振幅』比較,數據更為精準。
當你使用跑動來訓練,步頻的資訊會顯示在app中,並給予訓練建議,和影片輔助。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